尝试让幼儿自己解决交往中的矛盾 作者:周帆
发布时间:2018/7/1 10:16:35 作者:禄口中心幼儿园 浏览量:1799次
案例背景:
幼儿在幼儿园进行各种活动交往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,教师的介入是能很快解决问题,但会对幼儿造成依赖的心理,使幼儿独立自主的能力得不到有效地锻炼。针对班上常出现"告状"打报告"的现象,教师可以尝试从小班开始一直到大班让幼儿自己解决交往中的矛盾。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,但在活动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。
案例描述:
区域活动一开始,孩子们都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游戏活动,我在教室里观察幼儿的游戏情况。当我走到美工区时,孩子们的泥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。其中逸岑的作品最为奇特,他做了一段小路,高山和小桥,还有两个小人偶。周围的小朋友都在夸赞他的作品,逸岑开心的用小人偶和他做的小路、高山和小桥给大家讲故事:“这个小朋友走过小路,爬过高山,来到了小桥……”这时小桥出现了点儿问题,小桥断了,旁边的佩佩发现后,立即说:“哎呀,你的小桥断了,怎么办呢?”逸岑望着小桥用手挠挠脑袋说:“没事儿,我给他做一艘小船吧!”说着他便动手又做了一艘小船,继续讲着小人偶的故事。玩着玩着,逸岑和小宇吵了起来,小宇不开心地说:“逸岑抢玩具。”“是我先看到的”逸岑也急忙的说道,两个小朋友就这样吵了起来,我蹲在他们身边了解了事情的原由,正想说点儿什么,这时小宇却说“你先玩儿吧!我等会儿再玩。”逸岑没说话,用工具继续做起泥工作品,但不一会儿,两个人又开心的聊了起来。幼儿的世界里,矛盾不是长久的,我们应该尝试让幼儿自己解决活动中的矛盾。 案例分析: 首先逸岑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,他有自己独特的想法,愿意向小朋友们讲解自己的作品,并能自编故事,为自己做的泥工作品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。在小朋友们夸赞他的作品时能耐心的向大家讲解自己的作品,能有序、连贯、清楚地讲述自己为作品创编的故事,人际交流交往能力也较好。 其次,在讲述故事途中,遇到小桥断了的事故,能巧妙的转换故事内容,为小人偶做小船,让他坐船过桥。从此处看,逸岑的生活经验很丰富,有一定的独特思维,能坚持将故事讲完。 最后,逸岑的整个游戏过程是很有计划性的,先做出作品,再利用作品自编故事,完整的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。在与小宇产生矛盾时,逸岑的表现不是很棒,不懂得谦让或与同伴协商,由于急切的想要工具做泥工,与小宇发生争执。但最后通过小宇的礼让,矛盾才解除,两个小朋友又开心的玩儿了起来。 反思: 1.老师的指导:在发现幼儿间发生争执时,应先让幼儿自己解决,解决不了再插手,为幼儿调解矛盾,并教育幼儿要懂得谦让、与同伴协商。幼儿的矛盾不是长久的,要让幼儿学会自己处理矛盾。 2.材料的丰富:在游戏开展过程中,让幼儿发生争执的原因大多是由于材料。浩浩与佩佩发生矛盾也是由于工具。在教导幼儿懂得谦让、与同伴协商的同时,也需要不断地丰富区角材料,让幼儿有充足的操作材料。 3.支持鼓励孩子们大胆创作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。